近期,江苏省政府印发《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开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》。 目标:在2035年之前提前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开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。 1、新赛道 聚焦低碳技术迭代、零碳能源革新、负碳技术应用等领域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。 组织实施一批战略需求、市场需求的重大科技项目。 围绕氢能、新型储能、生物基替代等前沿领域,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验证平台。 2、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大力培育光伏、风电、新能源汽车、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,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 前瞻布局氢能、新型储能、零碳负碳、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,支持苏州、南京等城市持续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。 到2030年,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.2万亿元左右,打造一批零碳工厂和园区。 持续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,每年实施一批绿色低碳改造项目。 3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提升新建建筑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,有助于建筑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应用、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开展。 推进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,加强公共建筑用能管理。 高标准推进省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建设。 到2030年,新建公共组织建筑可用屋顶面积光伏覆盖率达到50%以上。 有序有助于城市更新、海绵城市、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加快燃气、供排水等老旧管网和城市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。 推进城市公园更新提质和功能完善,到2030年,新增一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。 加快“水运江苏”建设,构建特色化多式联运和江海河联运体系,着力提高大宗货物的铁路、水路运输比重。 加快“交能融合”,枢纽场站、公路及服务区等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。 4、数字化绿色化 持续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,引导数字科技企业绿色开展。有助于算力中心、数据中心、基站绿色化建设运行。 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电力、工业、交通、建筑等领域绿色化转型。 加快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,建设一批先进级及以上智能工厂。 5、能源转型 有助于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。 加快海上风电建设,有助于分散式风电开发和老旧风机改造升级。 实施“绿电进江苏”“绿电进园区”“绿电进企业”三大工程。 到2030年,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。 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。 加快智能微电网、虚拟电厂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。 加快推进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到2030年,规划建设20个左右新型电力系统应用试点园区,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装机规模达到1300万千瓦左右。